交通事故护理费怎么赔偿
交通事故赔偿法律指南
(一)受伤人员的赔偿范围
如果有人因为侵权行为导致他人受伤,就要依法承担责任。责任方需要支付治疗费、护理费、交通费、营养费和住院伙食费。这些费用必须合理且必要。如果伤者因为治疗耽误工作,责任方还要赔偿工资损失。
受伤人员如果落下残疾,责任方需要增加两项赔偿。一是购买轮椅等辅助器械的费用,二是根据伤残等级计算的赔偿金。如果事故导致人员死亡,责任方必须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。
(二)护理费的计算标准
护理费用的计算要看三个因素。第一是护理人员的收入情况,第二是需要几个人护理,第三是护理需要持续多久。护理人员有工作的,按误工费标准计算。护理人员没工作的,按当地护工工资计算。
护理人数一般按一人计算。如果医院或鉴定机构出具书面意见,可以按意见确定人数。比如患者需要24小时看护时,可能会批准两名护理人员。
(三)驾驶员的法律责任划分
事故责任要分驾驶员和受害人各自的责任比例。扣除受害人自己承担的部分后,车主和驾驶员要赔偿剩余部分。车主作为雇主,要承担主要责任。如果驾驶员有重大过失,要和车主一起赔偿。
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条,员工在工作期间造成事故的,由单位全额赔偿。如果员工故意或严重失职导致事故,单位和员工要共同赔偿。单位赔偿后,可以向员工追讨部分赔偿。
这里的工作时间包括两种情况。一种是单位明确安排的工作,另一种是看起来像工作的情况。比如送货员绕路办私事时发生事故,也可能算工作行为。
(四)保险不足时的赔偿办法
当赔偿金额超过交强险额度时,如果责任方没有钱赔偿,受害人可以这样做。第一,立即向法院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。第二,等法院判决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。
法院会核查责任方的财产情况。如果确实没有存款、房产、车辆等可执行财产,会先中止执行。受害人要注意保留索赔权利,发现对方有新财产时要及时通知法院。
(五)拒不赔偿的法律后果
责任方故意不赔钱会面临严重后果。法院可以冻结银行账户、拍卖房产车辆。对于高消费行为,法院能采取限制措施,比如禁止乘坐飞机、高铁。
如果查明有隐藏财产的情况,法院可以司法拘留责任人。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,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。比如把存款转移到亲戚账户,就属于违法行为。
赔偿协议签订后不履行的,受害人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。每个赔偿项目都有明确计算标准,比如护理费要提供医院证明,误工费要提交工资单和纳税证明。
遇到赔偿纠纷时,建议先通过交警调解。调解不成的要在三年内起诉。注意收集事故认定书、医疗票据、收入证明等重要证据。伤残鉴定要在治疗终结后及时办理。